教育部:禁止给学生贴“心理疾病”标签
时间:2025-01-10 17:36 阅读量:22
近年来,申请国际学校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准备申请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关心教育部:禁止给学生贴“心理疾病”标签,针对这个问题,留学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教育部:禁止给学生贴“心理疾病”标签:
昨天,教育部网站公布了近日印发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指南》明确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管理规范,在 辅导伦理 一项中规定,在辅导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禁止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给学生贴上 心理疾病 标签,禁止使用任何可能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仪器设备。
心理教师等同班主任待遇
《指南》规定了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管理规范,就开放时间、人员配备、经费投入、成长记录、辅导伦理、危机干预等多个方面作出规范。在开放时间上,心理辅导室定期对学生开放,可视学生数量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开放时间。
在人员配备上,心理辅导室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心理辅导要严格保护隐私
在辅导伦理上,《指南》强调,在辅导过程中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但在学生可能出现自伤、他伤等极端行为时,应突破保密原则,及时告知班主任及其监护人,并记录在案;谨慎使用心理测评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并在学生及其监护人知情自愿基础上进行,禁止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给学生贴上 心理疾病 标签,禁止使用任何可能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仪器设备。
此外,在危机干预上,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出现危机事件时能够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给予师生适当的心理干预,预防因心理危机引发的自伤、他伤等极端事件的发生。心理辅导室应与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建立畅通、快速的转介渠道,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能够识别并及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转介过程记录详实,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马上就访 贴心理标签 容易误导学生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表示,教育部这个文件下达得非常及时,因为在基层通过所谓心理学来矫正学生、指导学生还是有好多误区的,但是 做教育要特别慎重 。
李希贵表示,心理学这个学科目前还处于 幼儿期 ,远远没有成熟,如果用这样一个特别值得商榷、还没有达到非常成熟的科学去给学生贴标签,会有误导作用,危害非常大。我们都是有隐私的,不能贴标签。 人一旦知道自己明天会是什么样子,特别危险。 李希贵说。
以上就是关于教育部:禁止给学生贴“心理疾病”标签的讲解,跟着留学桥的老师一起走进国际学校,探索不同课程背后的教育奥秘!如有更多国际学校申请问题,欢迎咨询在线客服,获取更多的国际学校申请资讯以及国际学校白名单。
结束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留学桥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上一篇:非典型学霸”更偏爱重点中学国际班
- 下一篇:家长课堂:孩子交上“坏朋友”怎么办?
热门招生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