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如何培养孩子领导力竟要从娃娃抓起
时间:2025-03-28 15:08 阅读量:17
国际学校如何培养孩子领导力竟要从娃娃抓起,今天为大家整理关于目前国际学校如何培养孩子领导力竟要从娃娃抓起详细内容,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阐述可以帮助到各位解答。
国际学校学区有一所非常好的学校,叫Leadership Prep School(领导预备学校),但入学竞争很激烈,需要抽签。逃逃抽了三年都没抽上,上不了这所最好的学校,只能靠自己努力了。我把这所学校里里外外扒了个遍,发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实施一个叫The Leader in Me的教育项目。
我非常好奇,想清楚地知道The Leader in Me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个项目能让它如此受欢迎。然而,在搞懂The Leader in Me是什么之前,和很多宝爸宝妈一样,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领导力(Leadership Leader)跟我们家孩子到底有什么关系?
好,我们一个一个问题来说。
问题 1领导力离孩子很远吗?
领导力对于孩子来说是个什么鬼?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觉得,领导力是一个属于成人、属于职场的概念,孩子还太小,离谈领导力还有点远。
其实不然,领导力=领导自我+领导他人。前者强调的是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应变能力,是后者的基础;一个缺乏自我领导能力的人,很难想象他能有效地领导他人。
正如很多事物都是由内及外地发生变化一样,孩子的成长也从自我开始。自孩子从幼儿时期在镜子里见到的第一个自我形象开始,他们就渐渐萌发了自我的意识和概念。从那以后,他们不断地通过各个渠道了解自己,通过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甚至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也就是说,在孩子幼年阶段,他们成长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管理自己,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随着孩子年龄渐长,管理自己的能力会越来越重要,乃至成为一种优势显示出来,比如懂得管理自己的时间与事物、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也懂得与人分享等等。而这些特质,将为孩子成年以后的领导力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从小习得的领导力思维,会在这个时候展示出来。因为,管理不好自己的人,也同样无法管理好别人。
不仅如此,自我领导能力的养成,还能帮助孩子具备自我纠正的能力,帮助他们懂得换位思考,并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高效。
所以,领导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从成长期的 自我领导 开始。
问题 2The Leader in Me到底是什么?
The Leader in Me,就是一个培养孩子 关于自我领导 的教育项目,在国内习惯叫 LIM领导力教育 ,是一套根据美国管理大师史蒂芬 柯维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所发展出来的一套完整的教育方式。
说到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有些宝爸宝妈可能开始有点熟悉了。因为自从1989年,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首次提出后, 7个习惯 已被全球数亿人奉为做人处事的 黄金准则 ,并被引入中小学生教育,也是政府、企业和军队的培训宝典;《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更被《福布斯》杂志誉为 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书籍 。
2000年,一所遭逢发展困境的美国小学A.B。 Combs Elementary School(A.B。库姆斯小学), 决定将 7个习惯 引入校园实践,因此而发展出一套 好得令人难以置信 的教育方法 The Leader in Me领导力教育。这套教育方法,不止于理念传递,更是结合儿童成长期的实际情况,是一套完整的、具有实际教学意义的教育方式。
就在前面提到的那所学校里,就到处张贴着The Leader in Me的海报和张贴画。对于孩子来说,领导力并不意味着要让孩子去领导别人,也不是让孩子去组织协调工作,而是 Leader in me,从自我领导的培养开始。
养成这7个好习惯做好自我领导
既然,自我领导对孩子那么重要,那么 The Leader in Me 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是本篇文章的重中之重,希望宝爸宝妈们能收藏起来,把这些核心内容应用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当中。事实上我也正在这么做。
走进每一所Leader in Me的学校,我们都会发现,各式各样的 7个习惯 张贴画无处不在,而且都异常醒目:
前面我们说过, The Leader in Me 是从根据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所发展出来的,因此可以说,The Leader in Me中的 7个习惯 是 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 的幼阶版。与此同时,这7个小习惯之间,还有它们的内在逻辑关联,就像这些图片中的树形图显示的那样,这7个习惯呈一定的顺序从下往上依次排列。
树从根部开始生长,然后发芽,最后枝叶茂盛,The Leader in Me习惯的养成也一样,需要孩子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
第一个习惯: 积极主动,你的生活你做主 。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对于小朋友来说也一样。积极的小朋友大多主动、乐观,并具有冒险精神,同时会在选择面前,自己做决定。积极性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是孩子与这个世界互动的内在动力,并且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塑造。
目前逃逃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对于孩子积极主动的培养,我建议宝爸宝妈们可以适当给孩子分配一些小任务,比如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管理自己的玩具,自己准备第二天的衣服等等。同时还可以给孩子一些挑战内容,比如主动跟陌生人说话,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等。
第二个习惯: 以终为始,做事有计划 。
小朋友是感性的小魔鬼,三分钟热度的事情,天天都在上演。所以做计划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必修课,这不仅可以锻炼小朋友持之以恒的耐力,也能帮助孩子从小养成高效的行为习惯。
有些宝妈说,孩子挺喜欢看书,但往往很多书看到一半就不了了之了,觉得看书太累,还是看动画片来得简单。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个读书计划,比如每天读多少,什么时候读完等等。同样的,日常学习生活也可以制定一个清晰的计划表。
第三个习惯: 要事第一,先工作后享受 。
这是从第二个习惯里延伸过来的,也就是说,既然要做计划,那计划怎么做,一旦事情变得很多,怎么做取舍呢?
建议宝爸宝妈们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一次周末的时间,计划这个周末要干些什么。是去游乐场?还是练钢琴?还是在家玩游戏?家庭作业什么时候做?没看完的书什么时候看?事情那么多,哪些是一定要做的呢,怎么安排最好?顺便可以和孩子聊聊先把要事做完的好处 那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玩啦!
第四个习惯: 双赢思维,每个人都有收获 。
要想让孩子知道双赢是什么,首先得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只考虑自己。
逃逃的小表妹妞妞很喜欢吃石榴,但是她自己又没办法剥开。有一次,她让正在忙着给她收拾毛绒玩具的妈妈帮她剥石榴,可是,妈妈对妞妞说, 你看,我没有空呢。 妞妞很聪明,马上回答说, 妈妈你帮我剥石榴,我来收拾玩具吧。
如果你家宝贝也像妞妞一样,冒出 双赢 的想法和建议,那一定得大力支持和鼓励!
第五个习惯: 理解别人然后寻求被理解,先倾听再开口 。
孩子都有一个通病,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从来不听别人说什么,在他们眼里,所需要的这个东西才是头等大事。
逃逃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毛病,甚至有时候他会怀疑,是不是妈妈和爸爸不爱他了,这点小要求都不能答应。曾经和他玩与爸爸妈妈对调角色的游戏,让他理解到我们的担心和忧虑,效果还不错,大家也可以试试。
第六个习惯: 统合综效,团结力量大 。
我们家有一个 一起行动十五分钟计划 。就是每天吃完晚饭,我们和逃逃一起收拾桌子并将碗碟清洗干净。
这招是跟老美家庭学的,让孩子力所能及地分担力一些家务是一项特别好的亲子互动,能让孩子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也能培养他良好的沟通能力。
第七个习惯: 不断更新,让生活多姿多彩 。
有的中文翻译叫 磨刀不误砍柴工 ,意思就是说要劳逸结合,适当地增加生活小乐趣,比如听听音乐,让孩子跟爸爸妈妈做一些户外锻炼,这样还能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呢。
这7个小习惯都是围绕怎么让孩子有效管理自己展开的。举个我们很常见的例子。
豆豆周末在家,自己无事可做,感觉特别无聊。豆豆去找妈妈,妈妈正在忙着煲汤,显然没有时间陪他玩。然后豆豆去找爸爸,爸爸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球赛,豆豆更加觉得没有意思。最后豆豆想起了狗狗,可是狗狗在角落里睡大觉,根本不想理豆豆。豆豆很失落,他觉得都是他们让自己变得更加无聊了。
如果豆豆学会了这7个小习惯,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比如第一个习惯,就会让豆豆积极起来,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用第六个习惯,豆豆就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豆豆也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归结于别人,因为第五个习惯会告诉豆豆要学会理解。
最后,关于The Leader in Me的培养,我给大家推荐一本肖恩 柯维的书 《快乐儿童的7个习惯》,灵感正是来自于他父亲史蒂芬 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在这本儿童读物里,肖恩 柯维通过一个故事专讲一个习惯的方式,跟孩子们讲述这7个小习惯的养成。在这些故事里,孩子们多多少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每个故事结束后还有一段专门写给父母和老师的话,很有实践意义。
另外,针对7个习惯,我们所在学区的那所Leadership Prep School(领导预备学校)还提供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家长手册,指导爸爸妈妈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怎么帮助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大家可以在东西儿童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回复 领导力 查看下载方式。
那么,就让孩子们从这7个小习惯开始,成为一个能自我管理的快乐儿童吧!
以上就是关于国际学校如何培养孩子领导力竟要从娃娃抓起的梳理,供各位参考!提前给孩子规划好另一条赛道,选择国际班课程,开启不一样的人生!如有更多国际学校申请问题,欢迎咨询在线客服,获取更多的国际学校申请资讯以及国际学校白名单。
结束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留学桥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热门招生项目推荐